t37型凸版通常用作橡皮手工雕刻柔版激光雕刻和感光樹脂凸版等等。一般中低檔用作紙箱、紙板、紙盒,中高檔用作塑料編織袋、銅版紙如煙包、酒標、藥包等承印物材料。
1.凝膠或拉毛
原因:一是該墨儲存不當、儲存過期或剩墨;二是用錯助溶劑;三是該墨與其它油墨混合等等。
處理方法是:一是密封儲存,適量加入真溶劑;二是調換油墨;三是使用溶解性好的稀釋劑(配方);四是調節前注意油墨品種。
2.得不到預計的粘度、粘性
原因:一是油墨有觸變性;二是溫度過低;三是起泡;四是油墨體系有機溶劑易揮發;五是粘度過低;六是油墨體系連結料(樹脂)選擇不當,缺乏粘結性(粘結強度)等等。
處理方法是:一是用墨前應攪動5~10min再用;二是保持油墨25℃為宜;三是添加適量的消泡劑(或配制既消外泡又消內泡);四是加入真強溶助劑;五是加入適量的×8或氨(胺)水;六是添加增粘樹脂或交聯劑等等。
3.油墨起泡或流動差
原因:一是消泡劑過少或消泡劑不良;二是油墨的循環量不足;三是管子漏氣;四是該墨太;五是防沉增稠劑過量等。
處理方法是:一是適量加大消泡劑(過量而出現針孔更難消除);二是提高循環量;三是檢查管子,防止漏氣;四是不斷補充新墨不使油墨過;五是添加×80.1~3%補救之;六是增加泵的循環量;七是補充新墨使其不過分稀。
4.向承印物上轉移性差
因是:一是印刷壓力不足;二是承印物抗水性過強;三是印版強度過高;四是墨輥磨損老化。
處理方法:一是提高印壓;二是使用增水性油墨或添加偶聯劑(如200s);三是配置版材硬度以42±3為宜;四是更換堵塞或磨損的金屬網紋輥。
5.疊。ㄌ子〔涣迹┎
原因:一是多色套印中,前一色未干后一色又;二是后印的(墨)色使前一色發生剝離(咬色)現象;三是后印的色墨套(疊)印不上;四是該墨膜晶化或沒有再濕性(墨膜沒有微溶性)。
處理方法:一是提高前一色的干燥速度;二是降低后一色的粘度或降低印刷壓力;三是增加后一色的粘性或提高附著性;四是提高油墨的ph值或適量添加潤濕助劑。
6.套(疊)印不上
原因:一是前一道(色)干燥太快或晶化或沒有復溶性;二是紙吸墨放濕甚至非吸收性塑料而伸縮引起的翹邊翹角。
處理方法:一是待前色未徹底干時印刷后一(道)色或適量添加助溶劑性提高ph值;二是掌握好后色印刷時機或換紙,適量加入沖淡劑或換伸縮穩定的油墨。
7.套印不準
原因:一是收放(料)承印物張力不均勻;二是印版兩端某一軸承磨損或版輥不通心;三是承印物有荷葉邊;四是前一色印壓過大,使圖紋變形;五是承印物接頭不平服或兩邊厚薄不一;六是印版被油墨溶脹并凸出變形。
處理方法:一是調節收放料(承印物)松緊力;二是檢查或更換磨損或變形版輥;三是調整張力或更換承印物;四是調節印壓;五是重新接頭;六是更換新的印版。
8.顏色不穩定
原因是:一是粘度和ph值有變化;二是配墨過程或印刷操作程序有偏差。
處理方法是:一是重新調節粘度或控制ph值調節劑;二是檢查配墨過程和操作過程。
9.顏色太淺
原因:一是粘度太低;二是網紋輥網線太細;三是網紋輥磨損或未清洗干凈;四是上墨量太少。
處理方法是:一是提高該墨的粘度;二是調換粗網線的網紋輥;三是換新的網紋輥或徹底清洗網紋輥;四是加快印刷速度或降低傳墨輥的壓力。
10.顏色太深
原因:一是該墨粘度太高或發色力太強;二是網紋輥太粗糙;三是墨量太大或油墨體系油墨助劑或填料過多。
處理方法:一是加入稀釋劑,降低該墨的粘度;二是加撤淡劑,降低墨色深度;三是提高傳墨輥壓力或減少油墨體系里油墨助劑。
11.墨色不勻
原因:一是印版不平整;二是承印物厚度不均勻;三是網紋輥網線數太低;四是網紋輥網穴有干結或殘留的油墨。
處理方法:一是研磨印版背面或貼紙校正;二是換厚度均勻的承印物;三是更換網線數高的網紋輥。四是清洗網紋輥網穴殘留的墨渣等。
12.墨膜附著差
原因:一是油墨質量差或用錯了油墨;二是承印物未達到處理的要求;三是用錯稀釋劑,印刷壓力過小或墨層過厚;四是油墨的著色力太低。
處理方法:一是調換適應的水墨;二是控制承印物的處理;三是換用相對應的稀釋劑;四是提高印壓或選擇著色力好的油墨或降低供墨量。
13.油墨光澤差
原因:一是該墨質量不好或有一定的滲透性;二是承印物太粗糙,粘度過低(通常粘度應為:40~60,而凹印則為18~25s/25℃·涂4杯)。
處理方法:一是調換質量好的水墨(尤其是水墨體系干燥里表一致的);二是調換表面平服的承印物或不滲透的承印物(或調換不滲透紙張的墨);三是控制水墨粘度35~60s/25℃·涂4杯。四是加入ph值高的松香改性類油墨或加入高分子量的丙烯酸樹脂類水墨或偶聯劑補救之。
14.油墨印壓退色
原因:一是水墨中的填料奪色或用了不同波長的顏料;二是顏料耐堿性耐熱性差。
處理方法:一是更換不奪色的鈣類填料或選擇顏色波長相近的顏料;二是選擇耐堿、耐熱性顏料;三是改用耐光性顏料或添加適量的抗紫外線吸收劑或加入抗氧化劑0.1~1.0%。
15.圖文模糊,發虛,毛邊
原因:一是印刷質量差;二是印版與墨輥接觸過緊;三是油墨粘度太大或該墨返粗;四是印墨成膜干速過快;五是環境灰塵影響等。
處理方法:一是墊板應平整一致;二是調整印版和墨輥之間的壓力;三是調節油墨粘度,以水、醇(或酯)混用或合理攪拌油墨或適量加大偶聯劑的比例;四是降低干燥速度,五是控制環境塵埃。
16.圖文壓潰
原因:一是印版太軟或墊板彈性太大;二是接觸過緊或印刷壓力太大;三是油墨粘度過低。
處理方法:一是墊板要適宜,或調好印版的高度;二是調節印刷壓力或版,輥適量松一些;三是換用粘度高、硬度大的油墨或適量攪拌該墨。
17.墨膜針孔
原因:一是油墨沖淡過量;二是內消泡助劑不足;三是油墨粘度過低,著墨過多。
處理方法:一是在該墨里適量加入原墨;二是控制內、外消泡劑用量;三是添加原墨適量攪勻。
18.印刷版磨損
原因:一是印刷過重;二是接觸過緊;三是印刷版質量差;四是油墨或稀釋劑腐蝕印版。
處理方法:一是調整印刷壓力;二是調節接觸;三是更換新版;四是調換不腐蝕印版的油墨或稀釋劑。
19.印品有斑點
原因:一是該墨太稀;二是承印物表面不平服;三是油墨粘性太;四是印版著墨不均勻。
處理方法:一是添加偶聯劑200s或原墨;二是改用有微彈性的墨或厚薄均一的承印材料;三是選用粘性大的或粘度高的油墨;四是調節或檢查輸墨系統。
20.印墨干燥太快
原因:一是印速太慢;二是敞開時間太長,油墨干燥速度太快;油墨粘度太大;干燥溫度太高。
處理方法:一是提高印刷速度;二是加大稀釋劑;三是添加慢干稀釋真溶劑;四是降低干燥溫度或免去干燥系統設施。
21.印品透印
原因:一是油墨太;二是承印物太粗糙;三是油墨干燥太慢;四是油墨體系里有球形顏料或表面活性劑過量。
處理方法:一是添加原墨;二是更換表面平服的承印物;三是調換干燥快的水墨;四是選用不是球形的顏料或控制表面活性劑用量。
22.堵版、糊版
原因:一是印版太淺;二是印刷的壓力太重;三是供墨量過多;四是油墨粘度過高;五是油墨干燥速度太快。
處理方法:一是選用深版;二是調節印壓;三是降低供墨量;四是稀釋油墨;五是降低干燥溫度或添加慢干劑或適當提高印速。
23.粘頁、蹭臟
原因:一是油墨印后成膜太慢;二是復卷紙或塑料張力太松太大;三是產品堆放受熱;四是油墨體系樹脂軟化點過低;四是誤處理承印物的塑料背面。
處理方法:一是換用干燥快的油墨或加大烘干(或順風)溫度,二是加大揮發快的稀釋溶劑或添加催化劑;三是降低復卷張力;四是印前應檢測處理好承印物。
24.油墨成膜干燥太慢
原因:一是印刷速度過快;二是油墨(體系)干燥太慢;三是干燥溫度低。
處理方法:一是降低印機速度;二是加入揮發快的稀釋劑或催干劑;三是提高環境溫度或升高溫度或加大吹風。